本篇文章1492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網絡軟文營銷與硬廣最大的不同之處呢,那就是在于它的“軟”了,把廣告信息以隱蔽性的手法表現出來,在悄無聲息的時候,進入到用戶的視線當中。但對于軟文營銷,還存在另外一種說法,那就是要將軟文內容寫得“硬”一點。怎么會有這樣的說法呢?這樣的說法是否有道理?
1、軟文營銷的特點和作用
當然軟文營銷是帶有目的、有策劃的系列軟文操作。具有性價比高、成本低的顯著特點,而同時具有影響上的持續性、傳播的二次性和受眾更精準的主要特點。在與硬廣相比,它在操作上更加靈活。
營銷推廣作為一種新方式,軟文營銷除了能夠起到品牌推廣、產品宣傳的作用之外,在企業的內部建設同樣能夠起到作用,即為幫助企業產品定位、梳理營銷脈絡和文化建設等。
總而言之,軟文營銷是更適合當下傳媒發展潮流的一種方式。
2、用戶對于“軟文”的態度
但對于廣告,相信人們在通常情況下都不會喜歡,甚至是深惡痛絕。比方,我們在看視頻的時候,正精彩處切換成廣告,又或者光是開頭的廣告就長達90秒,雖然占用的時間并不多,但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,嚴重降低了觀看愉悅度。那對于廣告信息較為隱蔽的“軟文”,用戶又會是如何去看待的呢?
一般來說,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態度,即“覺得有趣”和“十分厭惡”,此外有部分人“覺得無所謂”。
在持“覺得有趣”態度的人表示:雖然有廣告插入,但只要內容夠有趣、好玩,那就沒關系啦。就好像周星馳《功夫》這部電影,雖說很明顯看得出植入了很多品牌的廣告,但這一點都不影響《功夫》是一部十分經典的電影。
而持“十分厭惡”態度的人則表示:打開客戶端,15條信息有8條都是軟文,還有兩條直接就是廣告,寫的水平差,一來就是吹噓自己的產品有多好的。刷了1把小時,天天都這樣煩不煩?軟文最好從此消失! 想看的新聞卻沒看到多少,都是軟文!
我們從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中,其實可以看到一個共同點——軟文的質量哈。對于“十分厭惡”的人來說吧,并不是真的厭惡軟文,而是厭惡沒有水平和質量的軟文。換句話說,就是軟文不像軟文,點擊去感覺受到了欺騙,還不如硬廣誠實呢。
3、軟文營銷應不應該寫得“硬”一點?
這個問題的答案,已經出現在用戶的兩種態度當中——在質量過關的基礎上,寫得“硬”一點對“覺得有趣”的用戶影響不大,反而能夠增強廣告的影響力;而對于“十分厭惡”的用戶,軟文越“軟”,欺騙感越強,而寫得太“硬”則會被直接忽略,解決的訣竅就在于將軟文寫得“硬”一點。
我們寫得“硬”一點,并非是指直接將廣告內容擺出來,這樣就是硬廣而非軟文營銷了。真正的含義,其實就是在保持廣告內容隱蔽性的同時,把廣告中最大的亮點,適當地在文章各個部分出現。
雖說軟文營銷的最大特點在于“軟”,而實際上,為了更好達成品牌宣傳曝光、產品推廣銷售的目的,適當地將其寫得“硬”一點,反而會更有利。
如今各行業都在積極推進智能化進程,以此來順應互聯網智能化時代以及用戶全民智能化的轉變。